细颗粒物(PM2.5)问题正在给泰国的空气造成污染,尤其是旱季。曼谷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泰国北部的许多府都有发现细颗粒物超标情况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国家粉尘问题的总体应对和处理是需要各部门的整合,也是 “分析曼谷分布和化学成分”研究项目的起源,该项目获得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T)的资助,与朱拉隆功大学工学院环境工程系、污染控制局(PCD)、自然资源和环境部就预防和解决细颗粒物(PM2.5)问题进行学术合作,为支持空间管理措施,污染管理,包括未来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取样装置 “NanoSampler”(Furuuchi et al.,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10: 185–192, 2010)被用于对曼谷地区污染控制部门的3个空气污染控制站; 阿里站公共关系部、Din Daeng 社区住房站和邦纳气象局站的空气中粉尘小颗进行采样。
在一个机体内,可根据粉尘大小分为6级储存和分离,即PM0.1、PM0.1-0.5、PM0.5-1、PM1-2.5、PM2.5-10和PM>10。与现在各机构使用的粉尘采样器,根据采样机类型将粉尘浓度报告为PM2.5和PM10的灰尘采样器不同,而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存储一种型号的粉尘。
粉尘采样器被设计成可以以每分钟40升的速度,24小时采样吸入周围的空气进入安装在顶部的NanoSampler采样装置,特别是在粉尘问题密集的1-3月和年底期间,因为冬天常受到来自中国的寒流天气,高气压导致空气无法循环和分散,造成灰尘堆积。
纳米技术研究团队在2021年1月至12月对每个站进行样本采样,共采集了40次,然后对样品的灰尘成分进行分析。并根据化学分类的各种数据源,包括统计技术对评估灰尘的来源。
对各时期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及其他有关的粉尘相关分析,在曼谷的PM0.1、PM0.5-2.5和PM2.5-10,发现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源的48% 来自汽车尾气,其次是二次粉尘、露天燃烧以及工业灰尘和道路灰尘等。
按尘源大小范围分类时,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0.1)65%的主要来源是来自汽车尾气,细颗粒物(PM0.5-2.5)41% 的主要来源同样是汽车尾气,而粗粉尘(PM2.5-10)的来源,其中50%主要来自建筑扬尘。尤其造成小型灰尘的源头大部分来自人类的参与。
本次分析的结果将是一个深度见解并提供给政府使用,从而推出政策建议,同时也给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利用与细颗粒物相关的健康学术数据。
信息来源: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办公室(NSTDA)
111巴吞他尼府空銮县空銮区拍凤裕廷路泰国国家科技馆12120
电话:+66 2564 7000
了解更多信息